1至10月,园区88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32亿元,完成率为108%。
发布时间 : 2020-12-10
来源:重点项目推进服务局
如果有一只“天眼”从空中俯瞰长沙经开区就会发现,规整的道路如同棋盘线条,而星罗密布的项目与楼宇就像围棋的黑白子,它们共同构筑出了一盘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棋。
从比亚迪igbt项目到三一智联重卡,从蓝思科技视窗防护玻璃面板扩产项目到山河工业城(三期)再到吉利新能源汽车,以“4 1”项目为代表的88个重大项目聚点成面,掀起园区“两主一特”产业发展浪潮。数据显示,2020年,长沙经开区在纳入长沙市发改委考核的88个重大项目上,年度计划总投资166.94亿元。1至10月,88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32亿元,完成率为108%。
项目高速建设的背后,是园区不断提升的“服务力”。在长沙经开区,主要领导现场调度重大产业项目,已形成常态化机制。今年,通过精准精细管理、分级分类调度、定期定向推进、保质保量考评等四大举措,建立领导联席会议制度,每周主任会议调度,逐项目建立差别化管理台账,梳理问题清单260余项,并逐项做好跟踪落实潮。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园区成立重点项目推进服务局后,通过全面实施代办服务、直接服务、协调服务和延伸服务这“四大服务”,项目建设实现再提速。
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项目为引领,构筑发展高地,今年,长沙经开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聚焦“六稳”“六保”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聚力高质量发展抓先进制造业战略布局,按照布局引进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加速投产见效一批,着力为园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1”重点项目,支撑产业发展高地
产业发展持续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动能,而归属“两主一特”产业的“4 1”项目,就是园区主导产业未来发展的立柱。近日,记者来到了“4 1”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更看到了长沙经开区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双重“大考”下,化危为机,迎来一派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发展景象。
蓝思科技视窗防护玻璃面板扩产项目是由蓝思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预计投资100亿元,位于长沙经开区漓湘路以北,占地1698亩,2018年8月已开工建设。项目共分为5个地块建设,现在已完成部分厂房、办公楼、宿舍主体建设。
山河工业城(三期)项目由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用地约426亩,计划投资约15.1亿元。2020年,山河工业城(三期)项目将完成试验机维修车间、噪声调试场、实挖试验场地、联合车间一、室外调试场。
4月28日开工的比亚迪igbt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目前已完成厂房、设备及动力、消防等系统的现状评估和建设方案,正在进行环评、能评、安评、消防建设与安监系统设计等工作。
三一智联重卡项目是三一集团实施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示范项目,将重点打造智联重卡、高端发动机、其他核心产业链项目以及新一代工程机械项目,是湖南先进制造业强链、补链的典型项目。目前,项目a地块1、2号厂房已开始主体施工;b地块已完成土方平整、强夯、桩基工程,正在进行基层承台施工。
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技改与生产正按计划执行,总装车间已经在今年10月实现批量生产能力,涂装预计在明年1月份可实现喷涂能力。
“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有力抓手。我们要全力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长得好。”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面对当前复杂严峻形势,目前,长沙经开区正抢抓机遇、抢占先机,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用足用活政策,以攻坚的姿态和举措切实推动项目建设。
产业配套项目,培育园区品质高地
在长沙经开区,正在建设和即将投产的,不仅有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也在拔节生长,以智慧园区、生态园区、宜居园区为代表的产业配套项目已初见成效。
去年以来,长沙经开区引进长沙师范学院附属经开区幼儿园、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星沙实验学校、康礼·克雷格公学。
其中,长沙师范学院附属经开区幼儿园按照“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目标进行打造,由长沙经开区集团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负责筹资建设及运营。长沙师范学院负责教学及管理,按照学院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容,组织管理合办幼儿园,并提供优质教育教学服务,输送先进管理经验及教科研成果,保障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9月25日,星沙污水处理厂扩容(四期)提标项目正式试通水,为达成下一步施工任务目标的达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星沙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就是生态项目代表,位于长沙经开区西南角,京珠高速西侧,规划建设的盼盼路南侧,与星沙污水处理厂三期旁。该工程项目总投入约5.7亿元,将在现有星沙污水处理厂每天18万吨处理规模的基础上,扩建7万吨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整体提质到地表准四类水标准,并新建50万吨容量的雨季溢流污水处理设施。
2019年,长沙经开区还对辖区沿河所有排口进行了全截污,确保了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建设了渠道左岸排水沟,防止路面冲洗水及初期雨水入渠污染,并投入近1000万元,完成了大塘安置区地下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
此外,长沙经开区还引进湖南省三博脑科医院、长沙汇一大健康、湘之雅项目,教育医疗品质不断提升。
企业技改项目,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2020年,以5g、ai、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连锁突破,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并大规模应用,长沙经开区大力推动以“5g 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主要特征、与产业链融合推进的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不断迭代,奋力实现由点状应用向示范扩面的转变,探索一条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园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就是这一发展路径的“脚印”。
湖南维胜科技有限公司车载大尺寸挠性电路板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黑科技”生产线众多,项目拟新增x射线镀层测厚仪、松下feeder校正仪、等离子清洗机、飞针测试机、自动钻孔机、核心交换机、覆盖膜预贴机、自动单张覆盖膜剥离机、高速多功能贴片机、自动光学检测仪、节能型回流机、印刷机、自动摆盘机械手、双轴半自动切割机等固定资产设备,对车载大尺寸挠性电路板生产车间及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长沙飞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年产40万件飞轮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将购置智能机器手臂、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设备二十余套来建设自动化生产线,预计今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
2020年开始兴建的索恩格产线扩建升级项目,企业拟购置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等设备,用于建设1条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电机生产线、改建14条发电机/起动机生产线。目前,已完成部分设备采购、安装,今年预计投资额将超过8成。
此外,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的先进金属3d打印机特种智能热工装备产业智能化项目,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十万台套智能动力电池系统改造项目等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将助力园区打造出科技创新高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